壮大建筑产业人才队伍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技工院校作为培训技能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要加快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满足乡村振兴在基础建设、人才储备方面的需求,更应面向脱贫地区人群,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 技能扶贫持续发力 培育建筑产业工人助推乡村振兴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配套企业以及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因此,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和有效保障。 自2007年开始,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面向脱贫攻坚阵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青少年孤儿开展全日制技能帮扶,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在变成“农民工”之前获得系统学习机会,经过4~5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成为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贫困孤儿群体大多来自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对于这一群体而言,具有提升自身生存技能、脱贫致富的内在需求;对于他们赖以生存的乡村而言,依靠高素质的建筑产业工人实现乡村振兴是一条必由之路。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在4年的技能扶贫过程中,以培养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为目标,持续发力,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瞄准“靶心”焦点不散 提升建筑产业工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流动性强、稳定性差、制度保障不健全、专业技能水平偏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技工院校对建筑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主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对现有建筑业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短期内解决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问题,属于“治标”;二是以全日制方式培养初、高级技工,通过系统的理论、技能培养,解决建筑产业工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属于“治本”。 如何实现既“治标”又“治本”?技工院校应更加关注贫困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四年来,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瞄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少年孤儿这一“靶心”目标不变、焦点不散,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同时为他们技能立业、成为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做好准备。同时,依托湖南建工集团,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在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建筑装饰装潢、水电安装、电梯技术等方面,专业培养了36名孤儿。第一批学生已经全部就业,开始了技能改变命运的新征程。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掌握系统理论和精湛技能的产业工人会成为新时代的建筑工匠、建筑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一体两翼”形成合力 推进产业工人培育体系建设 建筑产业工人的培养离不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建筑类企业院校作为技能培养的主体,既是学生技能学习的“入口”,又是准产业工人的“出口”,具有连接劳动力与市场的枢纽作用,也是凝聚社会合力参与产业工人培养的重要平台。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探索形成的“一体两翼”技能扶贫模式,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一体”即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通过“工学一体化+新型学徒制”模式让贫困人口掌握建筑行业通用技能;“两翼”即学校培养对象的来源和去所。“一体两翼”技能扶贫模式,打通了从低端贫困人口到产业工人的成长通道,搭建起了产业工人培育的立交桥。 到2025年,建筑产业工人预计将达1000万人以上,社会对高技能产业工人需求更加强烈。技工院校要以技能扶贫推动建筑产业人才培养,实现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国家持续推进减贫工作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